主題2020年印度國際汽車工業展商情報導
參展人員邱啟棠
部門/職稱業務處/專員
報導日期2020-02-25
展覽日期2020-02-06~2020-02-09
出差地點印度/新德里
出差事由 本會為協助會員廠商拓銷印度與南亞地區市場,與展昭國際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一起組團參加「2020年印度國際汽車工業展」,為配合組團需要,因此指派會務人員前往會場處理參展事宜,並設立一個服務攤位,每日於展覽攤位中就近服務參展廠商及提供現場買主諮詢服務。
一、 前言:
印度位於南亞,毗鄰阿拉伯海與孟加拉灣,與孟加拉、緬甸、中國大陸、不丹、尼泊爾、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接壤,是世界面積第7大國,全國分為28個邦、7個中央直轄區。目前印度人口為13.3億,低於中國大陸的13.8億人口數,聯合國估計至2024年印度將超過14.4億,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人口中14歲以下占30%,15歲至64歲占65%,65歲以上僅占5%,勞動人口約4.6億,每年有1千萬人踏入就業市場。印度與中國大陸皆享有龐大人口紅利,儘管印度人口結構較中國大陸佳、勞動人口年輕、老年人口比率低,惟印度女性人口之勞動參與率僅27%,遠低於中國大陸之64%,偏低之女性就業比重已拖累印度經濟成長速度,據估計,印度經濟發展尚須數十年之時間始能趕上中國大陸。
 
在印度,汽車行業貢獻了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的7.1%,並為約3,700萬人口提供了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汽車行業的交易額幾乎佔據了印度製造業GDP的一半,以及全國GST(商品服務稅)收入的11%。
 
二、 汽車產業:
根據印度汽車工業會(SIAM)公布的資料顯示,2019年12月份印度新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下滑4%至30萬2,408台;累計2019年全年(1-12月)銷售量年減13%至381萬6,891台,為5年來首度陷入萎縮。
 
關於導致印度車市銷售急速下降因素很多,包括承擔眾多私人車貸的影子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無力還款、倒閉,而印度一直以來對汽車的課徵商品服務稅(GST)高達 28%,加上為減少交通事故而推動強制加裝安全配備、汽車保險調漲等都讓消費者的購車成本上升。而和美國近期的貿易摩擦,讓印度消費者對未來經濟成長態度保留,連帶影響消費信心。
 
印度政府也正嘗試透過鼓勵銀行放款、解禁公部門購車來緩解困境,車商則積極催促政府將 28% 商品稅降到 18%,避免從車市不佳演變成勞工失業、公司倒閉、消費緊縮等一連串惡性循環,但因為印度車市問題的組成複雜,治標型的刺激方案效果只是短時間,需要建立健康的產業條件,包括貸款方式、還款條件和保險也需緩衝期和配套措施來減少車價上升的衝擊。
 
三、商機及結論: 
 印度汽機車產業聚落主要分布在3個區域,北印度德里周遭以Maruti Susuki和Tata為主要汽機車廠,是最早發展區域,西印度孟買周遭除印度本土Tata和Mahindra車廠外,早期外資車廠多集中在此。南方清奈地區則為印度新興汽車聚落,有現代、日產、雷諾、福特、BMW等外資車廠。
 
 汽車產業一直以來都是印度的重點產業之一,隨著經濟持續增長,國民購買力相對增加,印度汽車產業發展潛力不容小覷。印度汽車保有量約3000萬輛,印度道路狀況惡劣,到處坑坑窪窪,導致汽車極易損壞,因此造就了印度龐大的汽車售後維修服務市場。國際汽車製造商協會(OICA)預計,印度汽車產值將達2828億美元,而汽車零配件產業將達1000億美元。
 
 印度經濟關鍵三大引擎,民間消費、民間投資與出口貿易,在2019年紛紛走緩,經濟成長率下修至6.1%,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哈祖斯(Jan Hatzius)認為印度應該在2020年出現溫和反彈,暫時回穩,但能否回復到往年的強勁成長,恐怕是一大挑戰。不過,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印度2020年的經濟成長率為7%,仍為世界各國之冠。
 
 世界銀行(World Bank)公布「2020年經商環境報告(Doing Business 2020)」,印度經商便利度(Ease of Doing Business)在全球190個國家排名第63,較去年大幅進步14名,世界銀行並讚揚印度推動「在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政策及經濟改革吸引外資成效。
 
 依照目前各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評比、FDI數據、國內需求持續成長等數據資料顯示,未來3年印度應可維持7%以上的高經濟成長率。只要未來國際油價持續平穩,且印度政府能順利解決國內各種長久以來結構性的問題,將有望繼續維持高速經濟成長,成為帶動世界經濟成長的火車頭之一。
 
 印度推動智慧城市:重點計畫以水資源管理、環境衛生、廢棄物管理、大眾運輸系統、平價住宅、能源供應、資通訊網路佈建等基礎建設為主,將衍生龐大商機與投資機會,印度政府亦積極對國內外招商。
 
 「全國車輛及儲電轉型計畫(National Mission on Transformative Mobility and Battery Storage)」:印度政府於2019年3月7日公布本計畫,將透過為期5年的階段性製造計畫(Phased Manufacturing Programm, PMP),在2024年前建置數座具出口競爭力的電池及電池組製造的大型廠房(Giga plants)。
 
 近年印度已成為全球電子產品成長最快速之市場,帶動半導體、電子產品、消費性電子產品、電腦暨週邊產品等龐大市場需求量。惟印度本土電子廠商競爭力有限,多數電子產品均需仰賴進口,鑒於印度電子產品進口金額持續擴大,甚至在2020年有可能超越石油成為印度最大進口項目,印度政府已將發展國內電子製造業列為重點政策,而電子產業向為我商強項,實值得我相關車用電子廠商考慮來印度投資佈局。
 
 近年印度汽機車產業蓬勃發展,目前已有35家國內外車廠於印度設廠,印度幅員遼闊且基礎建設相對落後,我國汽機車零組件產品即便物美價廉,若仍以進口模式供應,加計物流成本後勢必不符車廠採購要求。長期而言,我商應慎重考慮於印度投資設廠之可能性,以滿足車廠採購成本與及時交貨之要件,爭取成為供應鏈體系一環。
 
 印度已成為世界貿易版圖的重要市場,拓展印度市場,除要由公司的需求看印度市場,也由印度的角度看待公司生產的產品以確認自己在印度市場的位置。隨著近年來政府推動的南向政策,越來越多企業不只是台灣,近日歐亞各國也逐漸將印度逐漸攀升的消費能力視為增加企業營收的一塊新興的市場寶地,極具拓銷潛力。
 
(其餘內容,請參閱車輛工業月刊-展後報導)
其餘內容,請參閱車輛工業月刊-展後報導